一、企业简介及项目进程
东莞盛世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港资企业 ,主要从事开门器、充电器、逆电器、报警器等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全部出口。目前员工600多人。
盛世电子
二、攻关背景
1、通过第一期为期6个月的管理实施,生产效率已从原来的80%,提升到100%;
2、当生产效率达100%时,企业人员满足于现状,认为公司作为港资企业,标准工时的测算是相当严谨的,生产效率提升了20%已经非常不容易,再往上提升是相当困难的;
3、项目老师根据项目运作经验和行业水平,认为生产效率提升还有很大空间,只要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推动工装治具、测试治具的技术改造,逐步提高公司半自动化、自动化生产技术,就可以实现。
三、工装治具改良的动作思路和具体内容:
(一)生产效率数据分析
1.实施前的工作习惯:
知道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也有统计生产效率的数据,但是生产效率为什么低,不知道!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去提升生产效率,但效果不明显。然后就认为生产效率提升很困难,对生产效率低下习以为常。
2.实施后的做法:
A.通过产前物料、工装治具、图纸、作业标准的准备,以及品质排查、工序调整、员工积极性的调动等措施,生产效率从原来的80%提升到100%;
B.通过对生产效率提升20%的分析,发现并没有对工装治具的改良做出很多动作,很多生产现场使用的工装治具已使用多年,工装治具的效率直接影响生产效率。
(二)影响工装治具改良的核心问题分析
1.实施前的工作习惯:
(1)公司产品种类多、工艺复杂,但管理人员没有经常在现场了解问题,不清楚工装治具存在哪些问题,更没有帮助员工解决好操作难度的问题。
(2)公司有专门的工装治具制作室,但负责制作新产品的工装治具,大量老产品的工装治具无人改善。
2.实施后的做法:
分析影响工作治具改良的核心问题:
(1)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员工不关注工装治具改良
(2)工装治具改良工作无人统筹;
(3)员工对工装治具改良积极性不高;
(4)工装治具改良针对性不强;
(5)效率排查未与工装治具改良对接;
(6)非专业人员能提案,但不会制作治具。
(三)针对问题点,形成对策
1.实施前的工作习惯:
在针对工装治具改良问题,企业之前也会做一些改善,但很多是没有真正去通过数据、问题点的分析,也没有发动全员进行讨论、制定对策,所以改善动作往往执行不到位,或者执行无效果。
2.实施后的做法:
针对影响工装治具改善异常问题,召集生产部、工程部管理人员和基层老员工,共同讨论确定了解决思路和对策,并形成改善方案:
存在原因 | 改善措施 |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员工 不关注工装治具改良 | 1、推行工装测试治具技改、自动化提升方案; 2、2月6日将现场改善提案的目标调整为主要针对工装治具改良, 通过 增加工装治具和改善现有的工装治具设备而缩减生产人手,或减轻劳动 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
工装治具改良工作无人统筹 | 由副厂长任负责组织统筹,生产工程部经理负责主持收集审查提案,每 个提案安排责任人落实制作,使用验证,更新工艺文件资料至正式投入 使用效果跟进. |
员工对工装治具改良积极性 不高 | 发动全员参与,案例样板宣传,在公司周三的培训课上让提案人亲自上 台讲解提案过程和效果.分享经验. |
制定工装治具技改提案激励措施 | |
工装治具改良针对性不强 | 根据生产计划,在每周二的会议上给生产技术员(PE,QE).生产线管理人 员(经理,主任,拉长),提供下周投产的产品资料.让大家围绕要投产的 产品做研究.有针对性做提案. |
效率排查未与工装治具改 良对接 | 每天效率排查会上对影响效率的操作工位让技术人员想办法是否可通 过治具来提升效率,消除瓶颈. |
非专业人员能提案,但不 会制作治具 | 治具的制作,提案人可以先向治具制作的技术人员口述,或是提供图纸, 由治具制作技术员负责完成制作.简单的治具或是PE技术员自己会制作 的也可以自己制作.治具技术部门全力配合,按提案要求时间完成. |
(四)攻关动作必须要求反复查
1.实施前的工作习惯:
随意检查或者不检查攻关动作是否执行,不是很关注每一次动作执行的好坏,每天改善动作是否每次执行,不完全确定;
2.实施后新的做法:
稽核中心跟进检查,所有提案收集后资料同时发送给稽核中心,稽核员按提案完成的时间检查进度和使用情况.
(五)攻关动作必须要求反复总结和评价
1.实施前的工作习惯:
不对改善情况进行总结,不关注改善效果,工装治具改良是否有效果,不完全确定,凭感觉评价或不评价改善动作的效果;
2.实施后新的做法:
每周三晚上召开工装治具改良总结会,由副厂长组织PE、生产、品质等部门人员进行总结,对有效的改良进行表彰奖励,对改良不够好的进行通报,并明确下周改良任务及责任人。
四、实施效果
1.2月7日开始, 有关工装治具增加和改善缩减人手提高效率的提案采纳有43个,其中已完成了治具制作使用的23个,可以缩减16个工序人手,原来的瓶颈工序现在效率大大提升,有的效率提升幅度达到92.53%;
2.原计划2月份需要生产工人310人,实际生产人数300人,且其中100人是新员工上岗,并提前完成生产任务.
3.2月份在减少人手、新员工多的情况下,生产效率仍达到了110.6%。